果陀《針鋒對決─Othello》
Disclaimer...
看戲是一兩天前的事了,這幾天腦中不斷回想戲中許多的片段,但對這戲的記憶也愈來愈淡。所以以下是就我腦中還剩得的一點片段,約略的描述,可能會有不精確的地方以及一些自High的成份,台詞就不用信了,絕對是我掰的...。如果不小心覺得被我騙了的人還請見諒,我警告過你了...
步出城市舞台,我把腳步放在散場人群的前頭,一步接著一步沒有停歇,同時腦子也和我的腳步一樣的忙碌。
這次果陀劇場演出的Othello排場很大,著實讓我嚇了一跳。還沒開演,入座後舞台上是前幕的投影,兩座石門各自佇立舞台兩端。光是這個景就能讓人即刻感受到那種即將進入古城的氛圍。趁著開場前的十幾分鐘,翻了翻手上的節目手冊,很高興看到劇組把威尼斯跟塞普勒斯這兩個景的地理關係清楚的畫了出來,有助於激發我的想像力...。除此之外還看了看劇組人員對這部戲的感想,看得出來他們很用心的揣摩著劇中人物的刻畫,我還注意到他們找人專門為這齣戲配了樂,這一切讓我相信這會是一個很精彩的演出。
這是我第一次到城市舞台看表演,很不幸的,我發現我選的位置並不理想──二樓的最後一排。在這個位置上,雖然座位是在正中央,但距離舞台相當的遠,對於看戲相當不利。因為以往所“看”的表演都是以音樂為主,讓我下意識的在選位時也往中間挑。有趣的是,買票時看到的購票趨勢似乎也是如此...是大家都跟我一樣傻嗎?後來到了現場一看,才發現原來二樓應該是盡量往前的,城市舞台的場地並沒有很寬,就算坐到前排的邊邊感覺上也不會影響看戲,反而更能看清台上的人物表情。
有好話
開場,前幕的投影消失,幕後方的燈光打亮,樂音悠然而起,我才赫然發現前幕只是一層薄紗。薄紗另一面的世界中,Desdemona和她的侍女們悄然地通過威尼斯的街道,往後我們將會發現,她其實正是要去找Othello。幕前Iago注視著這一切的發生,隨著Desdemona消失於街道,幕後的燈光熄滅,我們看到的只是亮白的紗幔宛如一片白牆,Iago在白光中移身,若有所思。光線雖白,卻在舞台和前幕上分劃出條條黑線,隱約像是窗格的投影。Iago身處的世界像是黑白分明,腳踏窗格的線條,他身後Roderigo趕來趨前質問。
中文!真是令人感動。當初閱讀莎士比亞時並未想過有一天會能親眼見到這個劇本以母語的樣貌呈現在自己面前。Othello剛好也是那時和同學一起報告所作的劇本,因此對於劇中種種早已和同學及教授前前後後討論過許多次,但卻從未見過它如此真實的存在,更何況是聽著Roderigo以中文質問Iago:你跟我說過你恨奧賽羅!
Othello的舞台設計很見巧思,前幕的投影和幕後方的光影配合,除了讓那塊薄幕展現像魔術鏡一般的性質外,也巧妙的給予舞台空間更多的立體感。原本以為舞台空間只是小小一塊,但後方的光影投射下來,前後方接合而起的廣大空間立即在觀眾眼前展開。甫幕一拉起,兩個原本分離的世界就接合在一起了。
而龐大的建物實際上都是可以移動的,在場景更換時稍微動個位置,觀眾所看到的景物視角就變得不同。擺設的方式不同,原本寬廣的街道轉眼就成了半封閉的廣場。而場景的變換竟也和人物的心境相對,如Othello受Iago言語挑撥時街道愈縮愈小,正暗示著Othello已無法容忍那些流言誹語的挑弄,他勢必要直接了斷解決心中的怒火和疑問。
舞台的背景並不是用畫的,而以投影的方式來呈現。除了可即時、不動聲色的變換外,背景也能以動畫的效果讓場景更為生動。但有時投射在建物上的光影反倒造成一種超越現實的視覺效果。這點很難說它是好或不好,只是在Desdemona唱著楊柳歌時,倒讓我產生期待,希望看到旁邊的院樹也變成楊柳(呃..不過這件事情並沒有發生...),那就更超現實了...
除此之外,音樂在《針鋒對決-Othello》的演出中佔有相當重的份量,一開場的悠揚樂音雖美,但很明顯的應該是混入了Iago的主題,讓人不禁覺得在空氣中可以嗅出陰謀的味道。戲間不時的隱現音樂,帶出人物的情緒起伏,可說是相當的稱職。直到上半場結束,Othello受Iago搧動決定找出Desdemona和Cassio背叛他的證據,在落下的夕陽中背對著觀眾離開的那幕。音樂在這裡激昂起來,讓人強烈的感受到Othello的怒火和復仇的恐怖。這裡的音樂過分到讓我覺得矯情,但是不管有沒有過火,就是一個爽字。下半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音樂則是楊柳歌,似遠忽近的歌聲,像是不想讓人聽清楚歌裡的內容,但卻十足引發人的想像力,這曲子預示了Desdemona的死,音樂也混著蔡燦得的聲音,除了讓人驚覺她死期將近的事實外,也同時暗示著她已經和死亡緊緊的綁在一塊,悲劇幾乎已是無可避免的結局。
音樂之外,劇組在其他地方的表現也很精采。像是Othello對著元老們說著自己和Desdemona在她家裡的互動,說著Desdemona如何暗示Othello自己的心意時,Desdemona卻在這時出現把話接了起來。兩人的聲音接合的相當完美,除了聽起來動人之外,親自在眾人面前道出這翻話也有宣誓的意味。完美結合的聲音更象徵兩人無瑕的愛情。兩人這一刻堅定的愛情和結局的強烈對比對這齣戲來說相當的重要,前面愛的愈深,後面殺妻那一刻就顯得愈悲。這裡的安排確確實實的告訴了觀眾兩人是真心相愛,那麼後面Othello的痛苦和掙扎才不會顯得虛假,而且他們真的做到了!之後Desdemona父親的憎惡和對Othello的警告做的恰到好處:「她今天背叛我這個父親,明天也會背叛你這個丈夫!」這時的Othello不為所動,但這句話也為日後Iago的計謀埋下第一顆種子。莎士比亞在原文中佈下的許多“局”都像這樣在果陀的演出中重現,老實說,對我而言這除了像是重溫第一次閱讀Othello時的感動外,他們也等於是“活化”了我對這個劇本的觀感,並且加入了新的元素。結尾當眾人悲傷的離開Othello和Desdemona陳屍的房間後,床頂的一片白色布幔鬆開落下,蓋在兩人身上。床頂的方框翻身起來,形狀正像是每每Iago在幕前策謀時那窗框的投影,原來,兩人最後的隕命之地一直都在我們的眼皮底下...
也有壞話...
在看戲的過程中,我一直發現自己不停的將心中對這些戲碼的印象和果陀的表演作比對。這似乎是讀過劇本後無可避免的事,其中有很多感動,但心中卻不時也會有些不對勁的感覺。不是覺得哪裡不對,而是好像還少了些什麼。底下是我整理出來另外的想法,其實純屬個人感想,而且第一件事要提的,算是個人的不幸。
距離是我這次看戲的一個遺憾,由於無法看清演員的臉部表情,整場戲看下來很像是在看木偶戲的感覺。這讓我意識到在這距離看戲的觀眾,只能藉由演員的肢體動作跟聲音表情抓取人物的情感,如此,演員對角色的演譯就更形重要。而李立群的聲音因為太特別了,在許多地方、對白的發音和感情詮釋上會讓人想起他以往的即有印象,這算是他的原罪,但也讓我感覺他似乎無法跳脫以前的表演方式。
李立群的Othello雖然整場看下來有他的威嚴、高高在上,但在聲音的表現和互動上讓我覺得他是個很斯文的將軍。對我來說,Othello以其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本身應該就是個戰士,帶有一股粗獷的味道在。他在解釋自己與Desdemona的感情時,那種莽夫般的笨拙感感覺很好,Cassio和人打架鬧事時他出面訓問時也很不錯。但是卻不是整場都像這樣,例如在處理Cassio和Desdemona父親兩方人馬的爭鬥時就顯得不太夠力。那時的情況很混亂,他的命令和氣勢卻無法蓋過所有人,他們不像是被他的氣勢鎮懾而停手,反而像是因為他的身份才停手;講出「Were it my cue to fight, I should have known it without a prompter(對不起...我忘了中文是怎麼翻的了...)」時的威脅性也不夠。當Othello掐著Iago的脖子要他把Desdemona出軌的證據給他時,我感受不到Iago的生命有懸於一線的感覺。看得出來,李立群的Othello在殺人時也相當斯文。當然,在殺Desdemona時他理當如此,那是他的愛人,可是當對像是Iago這個大男人時,我想像中他應該是極端殘暴的人。即便Othello的自制力極強,Iago這時應該也離血濺當場不遠才對。
另一個讓我覺得不對勁的地方是台詞。這其實算是我個人對翻譯的偏執要求,尤其角色的台詞幾乎都是和別人的對話,即便莎士比亞原本的詞句優美,我還是會希望對話聽起來像是真實的人物在說話。劇中的翻譯大都符合,但仍然有不少地方可以看得出來譯者無法跳脫原文詞句的束縛;像這樣的場合除了聽起來古怪外,有時也會無法確定角色想表達的意思為何。莎士比亞的原文是以詩句的型式寫成,所以會有一種韻味。而將它翻成中文時則大致上可以選擇以較古典的方式呈現,或是直接以現代的白話文翻譯。果陀的作法感覺則較像是兩者混用,一般對話大都是接近現代白話文的感覺,某些地方則會出現較有古味的用法。但是這樣的轉換並不是每次都很成功,有時太過突然反而讓人抓不住那人想表達的重點,有些地方則感覺是用喻出了問題。不過,以上關於譯詞的部份我其實講的很心虛,因為要證明這些論點得拿出確切的詞句來分析,但是一回想起來我竟然連一句譯文也記不得!剩下的只是整場下來和譯詞違和感搏鬥的約略觀感。而在觀戲的同時,我放棄分析詞句的問題專心欣賞表演,也等同於丟棄了詞句裡的細節。但這點對我而言是件好事,否則可就失去了欣賞一齣好戲的大好機會了。
總之,要說的好話跟壞話也都說的差不多了,最後的這幾點怨念其實是對一齣好戲的吹毛求疵,整場戲看下來讓我相當的享受,聲光、戲劇的效果俱佳。戲落幕後,腳不停的移步,偶爾因紅綠燈而停下,腦中卻比腳還忙碌──我仍咀嚼著前幾個小時放入的記憶。每次只要一欣賞到足讓人回味再三的戲,就會讓我一再的回頭去想,去找尋戲裡戲外各種意義及其可能性。Othello的劇情本身就有這種魔力,而果陀劇場則成功的將它實體化了。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緒仍不停的將這場表演和我的閱讀經驗結合,融合成另一種新的體驗...
P.S. 如果有人不幸被我迷惑的話,很不幸的聽說明年一月有加演的場......
留言
我認為苔絲迪蒙娜並沒有預先有預感自己會被奧賽羅殺喔,我認為她唱楊柳歌的時候,只是預感自己或許會跟母親的女僕一樣,被愛人拋棄,傷心致死。
所以我不覺得她前後連貫有什麼不對,因為她最後不是說了嗎,她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所以她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老公竟然會想要殺她。
啊,原來是這樣,我好像一直誤會楊柳歌了(差點打成楊柳哥...)。我老覺得她會提是因為母親女僕死前唱的歌,卻完全沒注意到女僕被拋棄的事。另一方面,對Desdemona來說她那時最關心的其實是和Othello的感情,所以這樣要說她唱楊柳歌時是覺得自己會死也扯太遠了...。這樣看來,我似乎是對Desdemona太不關心了才會想成這樣......過度從旁關者的角度來解釋這段了。
呵呵,多謝vega的指正啊 ^^
感謝抬愛,若覺得有用的話便轉載吧。
這篇是許久前寫的雜想,寫完後就放著沒理了。回頭看才發現有些錯字和贅語,我修正了錯字和劃掉 Desdemona 楊柳歌結尾的感想(vega 指正的部分)。